首页 常识

马化腾简历(100位名人成功之路——马化腾)

马化腾1971年10月29日出生于现在的海南省东方市(当时广东省东方县)八所港。

马化腾的父亲马陈术是南下干部,生于1940年,中专学历,经济师,曾任交通部海南八所港务局会计、统计员、计划科科长、副局长,深圳市航运总公司计财部经理、总经理,深圳市盐田港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深圳市盐田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997年曾被选为盐田港上市公司董事。

马陈术早期给腾讯公司做账,间接帮助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运营方面经验传承。

马化腾的母亲黄丽卿是普通职员 。马化腾的姐姐马建南曾在联通任职。

论家庭出身,马化腾应该算出身于中产家庭。

1984年,马化腾随家人从海南迁至深圳,入读于深圳中学。

少年马化腾热爱天文,曾经梦想成为一名科学家。1986年哈雷彗星光临地球时,读初三的马化腾用父亲四个月工资买了一台8毫米口径专业级天文望远镜,他没有辜负父母期望,一篇观测哈雷彗星的报告投到北京,获得了40元奖金。

1989年,马化腾以739分考入深圳大学,学校没有天文系,所以选择了计算机系。大学里机房紧张,马化腾要在硬盘存数据,或者不让别人用那台好机器,就会写一些程序把机器锁定,让别人打不开。他的毕业设计是图形化界面股票行情分析系统,以5万元卖给毕业实习单位——深圳黎明网络公司。

学生时代的马化腾应该说就很优秀了,用现在的话说,是一枚学霸。

1993年,是马化腾从深圳大学毕业的年份,这年3月,在黎明网络公司实习时的一天,他到华强北的一家计算机书店淘书,正巧碰到一位无线电专业的同学,他已被深圳润迅通讯发展有限公司录用。同学告诉马化腾,润迅正在招软件工程师,可以去试一下。马化腾就过去了,他向招聘的人展示了自己设计的那个股票行情分析系统,第二天就被通知录用了。入职后,他成为了一名编程工程师,用C语言做网络寻呼机系统,后升任开发部主管,在润讯一干就是5年。

1994年年底,马化腾突然被一个叫惠多网的新东西给彻底吸引了。于是在1995年2月,投资5万元开设惠多网深圳站,取名“Ponysoft”,并在惠多网结识丁磊。之后,更多网友开设惠多网站点,其中就有雷军。慧多网网友丁磊于1996年成立网易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1998年带领网易转型做门户网站,他的成功点燃了马化腾创业梦 。

1998年,实用软件概念培养了马化腾软件市场感觉,和朋友合作开发的股霸卡("股票接收系统",使用这个装置,用户可以利用电脑电视等实时查看股票行情)在赛格电子市场销量一直不错,使他有了相当的原始积累。但他真正意义的第一桶金来自股市,通过炒股,将10万元炒到70万元,为他独立创业打下基础。

由于润讯公司在产品迭代创新上,管理层思维停步不前,不符合马化腾的期望,于是在1998年10月,已经升任开发部主管的马化腾递交离职报告后,结束了在润讯公司为期5年的打工生涯。

一个月后,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获准注册,注册资本金为50万元,其中马化腾占股47.5%,马的另外4个朋友:张志东、许晨晔、陈一丹以及稍晚加入的曾李青占股52.5%。不过受当时对法人代表必须是待业或退休身份规定制约,马化腾的母亲成了企业法人代表。

不久,在深圳华强北赛格科技园2栋4楼一间狭小的办公室里,带着把寻呼业务搬到互联网上的想法,马化腾开始了最初艰难的创业。

马化腾创办腾讯的这一年,也是世界互联网勃兴的早春时节:此前专注软件开发的王志东,促成了四通在线与美国华渊资讯的合并,在北京创建了以提供新闻为主的新浪网;张朝阳经营的爱特信公司正式推出“搜狐”产品,并更名为搜狐公司;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研究博士班就读的佩奇与布林决定建立一个网站,提供搜索服务,谷歌由此而来。

腾讯业务的核心——即时通信软件,也在这一年开始孵化。

1996年,以色列四个年轻人发明了即时通信软件ICQ,获得巨大商业成功,但该软件用于中文聊天却不太方便。受此启发,包括中国电信在内的很多公司,开始酝酿开发中文即时通信项目。

1998年底,马化腾与深圳电信签订了一个实验项目协定,研发中文即时通信软件。第二年初,QQ的前身OICQ历史上第一个版本悄然上线,供用户免费下载。

此时,OICQ还没有给腾讯带来任何盈利。腾讯靠接一些别的业务如做一些网站的小项目,包括深圳信息局的邮件系统等来维持公司生存。当时马化腾和张志东都自己亲手做网站,公司主页也是马化腾自己写的代码,并亲自调试一些小细节。但是这些小项目所带来的收入,仍然难以养活OICQ。5个投资人又投入了50万,但这笔资金很快也用完了。

而此时的OICQ又因受用户欢迎,注册人数疯长,人数增加就要不断扩充服务器,而那时一两千元的服务器托管费对公司都不堪重负。

在面临资金困难时,曾险些把开发出的OICQ软件以60万元的价格卖给深圳电信数据局,但终因价格原因而告吹。

软件卖不掉,但用户增长却很快,运营OICQ所需的投入越来越大,马化腾只好四处去筹钱。马化腾拿着改了又改的20多页的商业计划书开始到处寻找投资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被拒绝,最后碰到了IDG和盈科数码,获得了22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这是腾讯公司得以继续生存发展的最重要的一笔风险投资。2000年初,投资协议最终签订,恰好赶在了当年3月纳斯达克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前。

这次投资商决定冒险投资腾讯的缘由主要有两个:一是1999年3月,AOL斥资2.87亿美元收购ICQ,而作为ICQ的中国模仿者,OICQ或许值得投资;二是虽然还没有找到靠谱的商业模式和清晰的盈利前景,但OICQ确实已拥有庞大并不断暴增的用户群。

然而,腾讯的危机并没有过去。

由于商业模式不被看好,快速盈利无望,烧钱太快,以及全世界互联网泡沫的阴影,投资人对腾讯渐渐失去了信心。2000年底,腾讯再次出现财务危机,IDGVC与香港盈科数码不愿再追加投资。为了生存下去,马化腾及其团队敲遍了当时互联网“大佬们”的门,他们却无一愿意接手。

这并不难理解,一则因为当时腾讯的商业模式并不受主流的资本市场青睐,二则因为它实在太烧钱了。

转机出现在2001年元旦之后。

2001年1月,一位美国人出现在赛格科技创业园的腾讯办公室里,他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语,自我介绍说自己叫网大为,是南非MIH公司中国业务部的副总裁。马化腾与曾李青还是第一次听到MIH这个名字。

MIH是一家总部设在南非的投资集团公司,是南非最大的付费电视运营商,当时是纳斯达克和阿姆斯特丹两地的上市公司。多年来,它持续在新兴国家投资新媒体,是“全球前五位的媒体投资集团之一"。1997年,MIH进入中国,参与投资了《北京青年报》、脉搏网、体坛传媒等。

说来也是幸运,网大为是在无意中发现腾讯的。他曾向媒体回忆这段往事:“我每到一个中国的城市就去当地网吧逛,看看那里的年轻人在玩什么游戏。我惊奇地发现,几乎所有网吧的桌面上都挂着OICQ的程序,我想这应该是一家伟大的互联网企业。在2000年底,我接触几家想接受投资的公司总经理,发现他们的名片上都印有自己的OICQ号码,这更让我激动,想要看看这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就这样,网大为找到了位于赛格科技创业园东栋四层的腾讯公司,而且双方很快就进入了实质性谈判。MIH开出了两个条件:第一,对腾讯的估价为6000万美元,MIH愿意用其在当时投资的世纪互联的股份来换;第二,MIH希望成为第一大股东。

对于这两个条件,腾讯的几位创始人当即表示不同意。在股份比例上,他们的底线是绝不放弃控制权。不过,让他们高兴的是,“至少第一次有这么高估值的价格出来了”,MIH认可腾讯,并看好其未来。腾讯的估值比一年前整整高出了11倍。

两个月后,网大为做出让步,MIH的投资也将全部以现金支付。就这样,突然闯入的南非公司MIH以32.8%的股份成为腾讯的第二大股东,这也是腾讯上市前接受的最后一笔股权投资。

资金解决后,如何盈利成为摆在马化腾面前的又一道难题。QQ推出后,一直面临着用户增长快,但盈利上不来的尴尬境地。

直到中国移动推出的“移动梦网”改变了腾讯的生存状态。通过与运营商“二八分账”的协议实现业务增长(运营商20%,腾讯80%),这就是移动QQ的诞生。2002年,移动QQ占到腾讯公司整体业务收入的70%,又推出了非常QQ男女、彩铃、图片等服务形式,用户反映很好。与此同时,腾讯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并不断优化商业模式,曾6次修改商业计划书,就是为了使腾讯获得更多的资本支持。

2004年6月,腾讯在香港主板上市,这使得腾讯获得了更为稳定的资本支持。

2005年春节后,刘炽平接受了马化腾的邀请加入腾讯,担任首席战略投资官,负责的事情之一就是并购,标志腾讯开始投资专业化道路。

2005年2月,刘炽平代表腾讯前往Boda Investments(博大公司)收购Foxmail邮箱产品及有关知识产权。谈判进展得很快,到3月16日,腾讯对外公布,已正式签署了收购Foxmail软件及有关知识产权的协议,最终以1585.7万元收购Foxmail及集团拥有的若干无形资产(包括域名、技术及不竞争协议)及固定资产。该笔收购产生商誉301万,这是腾讯历史上的第一例收购案,也是腾讯第一笔产生“商誉”的收购。但是,此笔收购给腾讯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价值,因为这次收购对腾讯最大的意义是一起打包购入的Foxmail邮箱20多人技术团队,其中也包括Foxmail邮箱创始人:张小龙。

2010年10月,张小龙看到移动互联网领域即时通讯类工具米聊、Talkbox、Kik、Whatsapp等不断出现,便给马化腾发了一封邮件,建议公司应启动手机通讯工具类项目。马化腾同意由广州研发部作为研究性项目启动,并给产品取名“微信”。

一个月后,腾讯微信正式立项。按照张小龙的想法,如果能让大家体验到手机免费短信,微信肯定会被大家接受。因此,在微信1.0版本中,他率先推出了相当于免费发短信的文本功能,但用户新鲜感很快过去。在国内大大小小类似的应用产品中,微信很难抢占到用户的手机界面。在张小龙的带领下,从硬碰硬的产品层面,研发人员开始思索如何让产品有灵魂,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贪欲”。

微信此后的辉煌,对腾讯今天的发展至关重要。马化腾曾公开直言:没有它将无法想象。


下一篇 上一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