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古装汉服(中国传统文化之汉服)

汉服,全称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是从黄帝即位至明末(公元17世纪中叶)四千多年中,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的礼仪衣冠体系。汉服承载了中国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

汉服史即汉民族服饰发展史,其历史源远流长。

汉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最初,人们用织成的麻布来做衣服,后来发明了饲蚕和丝纺,衣冠服饰逐渐完备。黄帝时代,冕冠出现,服饰制度逐渐形成。夏商以后,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时逐渐完备。周代后期,由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诸侯国间的衣冠服饰及风俗习惯上都开始有着明显的不同,并创造深衣。冠服制被纳入了“礼治”的范围,成为礼仪的表现形式。

秦统一中国以后,建立了各项制度,其中也包括衣冠制度。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神道设教的一部分。

汉服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其特点包括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

因此,汉服的确是中国汉民族的传统民族服饰。它源于黄帝制冕服,经过周朝建制、东汉汉明帝时期修补定型,依据四书五经制定了完备的冠服体系,最终确定完整体系。汉服还通过中华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的民族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总之,汉服作为中国汉民族的民族服饰,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不仅体现了汉族的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下一篇 上一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