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芯片是干什么用的(银行卡“磁”旧迎“芯”)
“根据去年中国人民银行下发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卡风险管理的通知》,自2017年5月1日起,全面关闭芯片磁条复合卡的磁条交易。”

磁条卡与芯片卡对比。( 资料图片)
磁条交易将“退场”
早些年办理的银行卡是磁条卡,而现在办理的银行卡上面多了一个金黄色的芯片。银行卡由此分为磁条卡和芯片卡两类,芯片卡又分为纯芯片卡和芯片磁条复合卡。
其中,磁条卡是利用磁性载体记录相关信息,用来标识身份或其他用途的卡片。芯片银行卡,即金融IC卡,它是以芯片作为介质的银行卡,卡的正面有一个金黄色的芯片,支持闪付功能。
根据规定,从2017年5月1日起,市民手中的芯片磁条复合卡只能使用芯片交易,不能再使用磁条交易了。
两类卡孰优孰劣
“磁条卡的安全系数没有芯片卡高,因为磁条卡非常容易被复制。”银行工作人员介绍,只要刷一次卡,“银行卡复制器”就能把市民卡磁条上的信息复制下来。
而芯片卡复制与伪造的难度极大。它增加了读写保护和数据加密保护,并且采取个人密码、卡与读写器双向认证,安全系数高,可以减小被盗刷的风险。
建议使用芯片卡
“因为银行卡涉及用户的信息安全,所以银行卡从诞生之日起,就处于安全性能的‘升级’中。”银行工作人员介绍。
很多办理了磁条卡更换芯片卡业务的市民表示,换卡导致之前绑定的微信支付、支付宝等支付账号,都要统统更换,确实很麻烦。还有一些没有更换芯片卡的用户考虑放弃换卡,但担心不换卡会影响正常使用。
银行工作人员介绍,如果磁条卡用户不换卡,旧的磁条卡在一段时间内还能用,大部分POS机依然支持磁条刷卡。但是,“磁”旧迎“芯”是一种趋势,更是必然。建议持有磁条卡的市民,携带本人身份证及磁条卡前往银行网点咨询并更换芯片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