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投江的故事是什么(屈原为何投江自沉呢?)
有文人分析屈原之死,是爱国殉国之举?
屈原两千两百多年前,这位特别有才华又特别爱国的诗人屈原,因为心里头装满了对国家的担忧和愤怒,就决定跳进那滚滚的江水里,结束了自己既坚强又有才华的一生。从那以后,好多人都在为他难过,为他叹息。
那屈原为啥要这么做呢?清朝有个叫王夫之的人,他在一本书里说,屈原写了首叫《哀郢》的诗,是因为他心疼楚国的都城郢被抛弃了,国家成了废墟,百姓四处逃散,楚王也没能拼死抵抗秦国,楚国眼看就要灭亡了。现在研究屈原作品的人,大多都同意这个看法,觉得屈原投江是因为秦国的大将白起打下了楚国的都城,他眼瞅着国家没了,就选择了用自己的生命来悼念国家。
比如有个叫郭沫若的大文人,他在好几本书里都提到了这事儿。他说屈原在郢都被攻陷的时候,跑到江南去了,但江南也待不下去,他就写了《涉江》、《怀沙》、《惜往日》这些诗,最后就跳了江。他还说,屈原亲眼看到国家没了,百姓受苦,心里头太痛了,就选择了自杀来表达他的悲愤。郭沫若觉得,屈原的死,就是为了殉国。
屈原投江真相探秘:殉国难?或许另有隐情
有人对屈原投江是为了殉国难的说法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他们查了查《史记·屈原列传》和《哀郢》这些古籍,发现屈原写《哀郢》的时候,大概是顷襄王十四年(公元前285年),而他跳江的时间呢,大概是在顷襄王十六年或十七年,也就是公元前283年或282年。但是,《史记·秦本纪》和《史记·六国年表》里头说了,白起是在顷襄王十九年(公元前280年)才开始攻打楚国的,第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77年才攻破了楚国的都城郢。
这么一看,屈原写《哀郢》和跳江都比白起攻破郢都早了好几年,所以从时间上来说,屈原跳江不太可能是因为殉国难。再看看《哀郢》这首诗,屈原在里面主要是说自己被冤枉了,被赶走了,心里头那个难受啊,想念原来的都城,想见国君却见不着,还愁大家伙儿都只顾着享乐,看不到大难临头。明朝有个人叫张京元,他在一本书里说,《哀郢》就是屈原离开国家后,回头看看郢都,觉得它快要没了,心里头难过才写的,跟国家被攻破没啥关系。
还有屈原跳江前写的那首绝命诗《怀沙》里头,也没看出他有多心疼国家没了,打算为国家献身的意思。再说了,如果屈原真的是为了国家跳了江,那写历史的人肯定会大写特写,好好表扬他一番。但是呢,像贾谊的《吊屈原赋》、司马迁的《史记·屈原列传》还有唐朝沈亚之的《屈原外传》这些写屈原写得让人心疼的书里头,都没说屈原是为了国家跳的江。
那屈原到底为啥跳江呢?这事儿啊,还真让人想不明白。
屈原之殇:救国无门,以身殉志
有人觉得,屈原他一直主张和齐国联手对抗秦国。但那时候的顷襄王呢,好像已经忘了国土被秦国糟蹋、老爸被骗到秦国死掉这些国仇家恨了,他反而跟秦国做起了朋友,整天就知道玩乐,不关心国家大事。楚国里头呢,坏人当道,城墙也不修,老百姓的心也散了,既没有忠臣,也没有防守,楚国眼看就要完蛋了。
屈原心里头装满了救国救民的想法,但他却因为别人的坏话被赶走了,想报国都没门儿。他在《哀郢》里头就说过:“明明不是我的错,却把我赶走,日日夜夜都在想这事儿啊!”在《怀沙》里头,他更是把自己受的冤屈一股脑儿地倒了出来:“我心里头想的是忠诚,却被说成是罪,我冤,只能自己忍着痛苦。”
《屈原外传》里头说,屈原到了晚年更加生气,他觉得自己跟动物没什么两样,都不跟世人打交道了。楚王还一直赶他走,最后他在五月初五那天跳进了冷水里头。到了这个时候,他被楚王赶得没处去,想重新被重用也没戏了。他心里头又难过又生气,不忍心看着国家和人民受苦,也不想在老了老了还被人赶。
所以他在《怀沙》里头骂了楚王的糊涂,在《惜往日》里头写了:“我宁愿死了流亡,也不想再遭祸了。我没说完话就跳进了深渊,就是因为痛心楚王你不明白我的心啊!”屈原就是因为想用这个死谏来叫醒那个糊涂无能的楚王,这才是他两次被流放还一直等,最后失望到跳江的根本原因。
屈原投江之谜:遭奸臣陷害,宁死不屈?
有人认为,屈原这个人,老是被那些坏蛋诬陷、排挤,又被君王疏远,想申诉都没地方去,真是冤枉得要命。他对这些祸国殃民的家伙恨得牙痒痒,骂他们是“谗人”、“党人”、“邑犬”。《怀沙》这首诗里,他就狠狠地骂了这些人,说他们颠倒是非,无恶不作,像一群疯狗一样乱咬人。这么一来,他当然更加被那些坏蛋陷害了。屈原就说:“我知道死是躲不掉的,但我宁愿死,也不会向这些小人低头。”西汉的桓宽在《盐铁论.倾贤》里头也说了,屈原就是被子柳这个坏蛋陷害,才跳江自杀的。
屈原投江,可能是因为被那些奸臣陷害,逼得没办法,才选择以死明志的。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