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切回家的心情的诗句(古诗词里的“归乡”)
千百年来,“回家”都是永恒的主题。无论身在何处,对家的思念,就像一根绳索牵绊。绳索的一头是游子,另一头是家乡风情。年龄越大、阅历越深,思乡之情就越浓厚。古人没有“朝发夕至”的现代化交通,只能是鸿雁传书,遥寄相思。至于赶上战乱兵燹,人情变故,更是只能望月抒怀,徒增伤感。
思乡是王维在《杂诗》轻声的问候,“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小心翼翼地试探,明明思乡却只敢问问,窗前的寒梅是否依旧?文人们的情感总是细腻的,宋之问从贬谪之地逃回,渡过汉江时不也焦急矛盾吗?“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明明已经快到家乡,却突然不敢面对。是久未重逢的莫名担忧,还是怕事发牵连家人,我们无从知晓,但是这种感情跨越千年仍在。有人不敢回家,有人不能回家,大唐诗圣杜甫,身处安史之乱的动荡,携家远居甘陇边地,却总也放不下对兄弟们的思念。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他又何尝不想与家人团聚,只是戍鼓断人行,中原未休兵。与杜甫因时局阻隔亲情不同的是,中晚唐的刘皂纯粹是为了个人功名,人生际遇而远游朔方。北境荒凉,人生地疏,免不了发出了“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的感慨。
本是关中咸阳人,常年供职山西并州,工作过的地方也成为诗人的“第二个故乡”,这不也是我们自己的真实写照吗?人生自古两难全,离家近没有好工作,远离家乡却只能是过客。“两处春光同日,居人思客客思家”,老家与游子共享一处春光,就连思念也是彼此间心照不宣的默契。此情此景,像极了邯郸驿站里的相思,“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游子想家人,家人念行人。
一旦思归之情触发,那便一发不可收拾。“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头顶的鸿雁、眼前的花开,都不及乡情浓烈。夕阳、落日,暮云、归雁,太能引起情感共鸣。“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到底是怎样的深情厚谊,才能让白居易劝告着一直走,别回头。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离别的久了,谁也难免升起惆怅。这思乡之情,遇到婉约词派的领军人物李清照,便留下了“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的佳句。哀怨叹息无助,人生世事无常。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入夜最容易引发思乡,诗仙太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借酒消愁愁更愁,徒留“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荒凉的夜景惹人相思,繁荣的洛阳街景也不例外,《折柳曲》的笛声响起,诗人也免不了要发出灵魂拷问,“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相思是伤感的,如果实在难以实现,偶尔的情感升华也是可以预见的。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王湾的“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澜的“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也许,浓烈的情感在诗人们细腻的笔锋下,也能慢慢稀释。思乡化成一缕青烟,随风而去,飘向远方。
每年的春节,都是最拨动游子心弦的时刻,只要有机会,多难都要踏上回家的路。公子哥纳兰性德有诗云,“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即便云横秦岭,雪拥蓝关,回家的心愿不会阻隔。回到家,一切都会安好,这里是充电站,是永远的心灵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