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分为哪些宗派
佛教无论是在印度,还是在我们中国,都有很多宗派之分。
佛法本来是没有宗派之分的,都是一脉相传,但由于接受者的程度不同,以及生存时代和生活环境的差异,对于佛法的理解,也就因人而异了。佛经中常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就是这个意思,站在佛的立场,各宗各派的都是一样的,法法平等,无有高下,但站在佛弟子的立场上,那就各有各的专长了,比如佛陀的十大弟子,就各有各的特长,这也是佛教分宗分派的最初迹象。
那么佛教传入中国以来,由于翻译事业的鼎盛,佛经的大量译成,大家对佛法的分类判摄,也出现了大量的宗派之分。到最后,经过各宗派的相摄相抗,最终形成了十大宗派,下面分别简单介绍一下:
一,俱舍宗。
也称小乘有宗,以世亲菩萨所造的《俱舍论》为主要经典,发扬诸法的有谛,阐明无我的真理,主张以无漏真智,观四谛之理,从而证得涅槃之果。始祖是梁武帝时期的真谛三藏法师。
二,成实宗。
也称小乘空宗,以诃梨跋摩法师的《成实论》为主要经典,发挥人我二空之理,立我法二空观,以求断除烦恼以及所知二障,既然人、法皆空,则世间所有皆归于涅槃寂灭之境界。在我国的始祖是姚秦鸠摩罗什大师以及他的弟子僧睿等。本宗盛行于南北朝时代,在唐朝以后,逐渐走向衰落。
三,禅宗。
又名佛心宗。以不立文字,不着言论,以心修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修学宗旨。以《六祖坛经》、《五灯会元》等为主要修学经典。《百丈清规》则是禅宗因地制宜制定的禅宗戒律以及各种僧团管理制度。在印度以摩诃伽叶为禅宗始祖,在我们中国以梁武帝时期的菩提达摩为始祖。
禅宗虽然有五家七宗的派别,但并不是理论不同,只是对禅的理解和发挥而言,大家的风格不同,这是它们之间的差别之处。
四,天台宗。
以《妙法莲华经》为宗旨,《大智度论》作指南,《大般涅盘经》为扶疏,《大般若经》为观法。此宗着重以实相阐明理论,用止观指导实修,主张修持佛法,要立一心三观以断三惑。
天台宗创始人为隋朝浙江天台山国清寺的智顗法师,世称智者大师,但实际本宗是启蒙于北齐的慧文,
五,华严宗。
又名贤首宗,祖庭是西安华严寺。以《大方广佛华严经》为依据,立法界缘起、事事无碍的妙旨。初祖是隋朝的杜顺和尚。
六,密宗。
又称真言宗、金刚顶宗、毗卢遮那宗。此宗以《大日经》、《金刚顶经》等真言秘教为依据,以六大(地、水、火、风、空、识)、四曼(大、三、发、羯四种曼荼罗),以及三密(身、口、意)为教义,讲三密相应,即身成佛。始祖为唐玄宗时期开元三大士之一的善无畏祖师。
七,法相宗。
又称慈恩宗、相宗、有宗、唯识宗。以《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为主要依据经典,认为宇宙万有,皆为识所转变,晓得一切事物的真相,也就可以转识成智,从而证得佛果。在印度以戒贤大师为始祖,在我们中国以唐朝玄奘大师为始祖,发源地为西安的大慈恩寺(现在的兴教寺)。
八,净土宗。
又称净宗、念佛宗、莲宗。以《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等为主要依据经典,倡导起信发愿,力行念佛,以便往生西方极乐,修证佛果。净土宗的祖师是东晋时代的慧远大师,祖庭是江西庐山东林寺。
九,律宗。
又称南山宗、四分律宗。以《四分律》为经典依据,主张遵守释迦牟尼佛所制定的戒律,以此节制日常的思想行为,日久便会由戒生定,因定生慧,证得佛果。律宗的祖师为唐朝时期终南山的道宣律师,祖庭为西安净业寺。
十,三论宗。
又称法性宗、性宗、空宗、般若宗。以《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为经典依据,主张理解佛教义理,使得内心解脱流转,从而证入真空本性。本宗起源于姚秦鸠摩罗什大师,完成于唐朝初期的嘉祥大师。祖庭为西安草堂寺、南京栖霞寺。